十月二十日奉先妣葬于先曾祖兵部侍郎公墓之左
[清代]:顾炎武
王季之墓见水齧,宣尼封防遭甚雨。我今何幸独不然,或者苍天照愁苦。
昔我先臣葬于此,神宗皇帝赐之墓一区。六十年间事反覆,到今陵谷青模糊。
止存松楸八百树,夜夜宿鸟还相呼。行人指点侍郎冢,戍卒不敢来樵苏。
乃知天朝恩宠大,易世犹与凡人殊。天道回旋改寒燠,公侯子孙久必复。
岁月日时共五行,前冈后舍分昭穆。皇天下监臣子心,环三百里无相侵。
先皇弓剑桥山岑,山多虎豹江水深,欲去复止长哀吟。
王季之墓見水齧,宣尼封防遭甚雨。我今何幸獨不然,或者蒼天照愁苦。
昔我先臣葬于此,神宗皇帝賜之墓一區。六十年間事反覆,到今陵谷青模糊。
止存松楸八百樹,夜夜宿鳥還相呼。行人指點侍郎冢,戍卒不敢來樵蘇。
乃知天朝恩寵大,易世猶與凡人殊。天道回旋改寒燠,公侯子孫久必複。
歲月日時共五行,前岡後舍分昭穆。皇天下監臣子心,環三百裡無相侵。
先皇弓劍橋山岑,山多虎豹江水深,欲去複止長哀吟。
唐代·顾炎武的简介
顾炎武(1613.7.15-1682.2.15),汉族,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人,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字忠清、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其主要作品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韵补正》、《古音表》、《诗本音》、《唐韵正》、《音论》、《金石文字记》、《亭林诗文集》等。
...〔
► 顾炎武的诗(280篇) 〕
宋代:
李之仪
雨后山尤好,秋来方此时。心清觉老健,步懒欲归迟。
林响惊鼷鼠,风閒叫画眉。善人吾岂敢,去此尚何之。
雨後山尤好,秋來方此時。心清覺老健,步懶欲歸遲。
林響驚鼷鼠,風閒叫畫眉。善人吾豈敢,去此尚何之。
南北朝:
邹浩
甫毕荣亲愿,归休不计年。心冥尘竟远,善积子皆贤。
万事残初梦,千龄掩逝川。登门独无路,追感倍悽然。
甫畢榮親願,歸休不計年。心冥塵竟遠,善積子皆賢。
萬事殘初夢,千齡掩逝川。登門獨無路,追感倍悽然。
清代:
王又旦
不畏穷愁只著书,幽栖风物近何如?断云疏雨吴王岘,竹瓦临江十尺庐。
不畏窮愁隻著書,幽栖風物近何如?斷雲疏雨吳王岘,竹瓦臨江十尺廬。
唐代:
韩愈
叉鱼春岸阔,此兴在中宵。大炬然如昼,长船缚似桥。
深窥沙可数,静搒水无摇。刃下那能脱,波间或自跳。
中鳞怜锦碎,当目讶珠销。迷火逃翻近,惊人去暂遥。
叉魚春岸闊,此興在中宵。大炬然如晝,長船縛似橋。
深窺沙可數,靜搒水無搖。刃下那能脫,波間或自跳。
中鱗憐錦碎,當目訝珠銷。迷火逃翻近,驚人去暫遙。
清代:
司炳煃
张君好游复好奇,逍遥不受名利羁。东行泰岱西咸池,凌跨三湘吊九嶷。
茧足不遗蛮与夷,直到吾黔罗甸之边陲。红崖山石如猊狮,红崖文字如龙夔。
張君好遊複好奇,逍遙不受名利羁。東行泰岱西鹹池,淩跨三湘吊九嶷。
繭足不遺蠻與夷,直到吾黔羅甸之邊陲。紅崖山石如猊獅,紅崖文字如龍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