钤记
词语解释
钤记[ qián jì ]
⒈ 旧时受地方长官委任办事的机关或人员所用的木制印章,通常长方形。
英official seal;
引证解释
⒈ 明 制,凡按 洪武 定制所设官吏皆用方印,未入流各官则用条记。其后因事添设,则由朝廷颁发关防治事。 清 代称“鈐记”。
引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俄罗斯专辑》:“伪书用印两颗,鈐盖不合式,又非边界头目鈐记。”
清 俞樾 《茶香室续钞·印关防条记》:“明 沉德符 《野获编》云:本朝印记,凡为祖宗朝额设者,俱方印,而未入流则用条记。其后因事添设,则赐关防治事,即督抚大臣及总镇大帅亦然。按,此三者与今制同,惟条记之名今作鈐记。”
⒉ 指机关公章。
引邓洪 《山中历险记》:“我什么也没有携带,只把一颗保卫局的钤记和一些机密文件包好扎在腰带上。”
国语辞典
钤记[ qián jì ]
⒈ 清制佐治副官所用的一种印信,明代称为条记,现今政府各机关的印章有的仍用钤记的称呼。
近印章
最近近义词查询:
次第的近义词(cì dì)
木料的近义词(mù liào)
全球的近义词(quán qiú)
老师的近义词(lǎo shī)
回顾的近义词(huí gù)
被动的近义词(bèi dòng)
义师的近义词(yì shī)
激战的近义词(jī zhàn)
安静的近义词(ān jìng)
活跃的近义词(huó yuè)
不合的近义词(bù hé)
封闭的近义词(fēng bì)
提纲的近义词(tí gāng)
演习的近义词(yǎn xí)
土地的近义词(tǔ dì)
口岸的近义词(kǒu àn)
频频的近义词(pín pín)
独身的近义词(dú shēn)
终于的近义词(zhōng yú)
答应的近义词(dā yìng)
是非的近义词(shì fēi)
现代的近义词(xiàn dài)
自身的近义词(zì shēn)
痛苦的近义词(tòng kǔ)
若即若离的近义词(ruò jí ruò lí)
更多词语近义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