觥筹交错的成语故事

拼音gōng chóu jiāo cuò
基本解释酒杯和酒筹错杂放置。形容众人一起宴饮时的热闹景象。
出处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射者中,奕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觥筹交错的典故
宋朝时期,滁州太守欧阳修自号醉翁,他经常去西南郊琅玡山的酿泉边去玩,那儿有一个亭子,他取名“醉翁亭”,经常与朋友在此饮酒欢聚,有《醉翁亭记》为证:“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奕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觥筹交错)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得意洋洋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管晏列传》:“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
引物连类 | 唐·韩愈《送权秀才序》“权生之貌,固若常人耳。其文辞引物连类,穷情尽变。”宋·苏轼《〈居士集〉叙》:“其言简而明,信而通,引物连类,折之于至理。” |
安身之处 |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0回:“近闻刘景升病在危笃,可乘此机会,取彼荆州为安身之地,庶可拒曹操也。” |
多才多艺 | 《尚书 金滕》:“予仁若考,能多材多艺,能事鬼神。” |
满腹经纶 | 明 冯惟敏《海浮山堂词稿 商调集贤宾 题春园 浪里束煞》:“论英雄何必老林泉?满腹经纶须大展,休负了苍生之愿。” |
一指蔽目,不见泰山 | 谢觉哉《关于独立思考》:“至于全体的事,不管好处多大,总是‘一指蔽目,不见泰山’。” |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 | 《诗经·小雅·常棣》:“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 |
千锤打锣,一锤定音 | 郭澄清《大刀记》第十章:“千锤打锣,一锤定音——队长,你就决定吧。” |
拭目以待 |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朝廷旧臣,山林隐士,无不拭目以待。” |
叫化子 | 清·刘鹗《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四回:“管他有衣服没衣服,比要饭的叫化子总强点,就算那间厨房旁边的小房子,也怪暖和的,没有什么不可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