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强凌弱的成语故事


倚强凌弱

拼音yǐ qiáng líng ruò

基本解释倚:仗恃;凌:欺凌。倚仗自己的强大而欺压弱小。

出处元 康进之《李逵负荆》第四折:“须不是我仗强凌弱,还是你自揽祸招灾。”


倚强凌弱的典故

春秋时期,孔子去劝说弟子柳下季的弟弟盗跖。盗跖是奴隶起义首领,拥有9000兵力。孔子希望他自拥城称王,不要再骚扰百姓。盗跖说以前人们耕种取食,纺织取衣,没有加害之心,现在是凭借强大欺凌弱小的时代,不必再劝了。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倚强凌弱)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三十而立 先秦 孔子《论语 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
实至名归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15回:“敦伦修行,终受当事之知;实至名归,反作终身之玷。”
名士风流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方术传论》:“汉世之所谓名士者,其风流可知矣。”
胸无大志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36章:“至于回、革等人,实系凡庸之辈,胸无大志,三年来观望风色,动摇不前。”
条条大路通罗马 艾煊《大江风雷》第五部:“小司书不等何为说完,就打断了她的话,说:‘条条大路通罗马。’”
师心自是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见有闭门读书,师心自是,稠人广座,谬误差失者多矣。”
一夕一朝 《朱子语类》卷十三:“所以圣人垂戎谓:臣弑父,非一夕一朝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
裾马襟牛 唐韩愈《符读书城南》诗:“人不通古今,马牛而襟裾。”
穷途潦倒 傅抱石《<郑板桥集>前言》:“他的一生,尽管够得上是盘根错节,穷途潦倒的一生。”
旧地重游 郭沫若《洪波曲》第一章:“广州,在1926年北伐的那一年,我是住过三个多月的,整整隔了十二年又到旧地重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