糟糠之妻的成语故事


糟糠之妻

拼音zāo kāng zhī qī

基本解释指贫贱时共患难的妻子,今也用来谦称自己的妻子。(1)用以指称与共患难的妻子。
(2)用以谦称自己的妻子。糟糠,酒渣及穀皮,指粗劣的食物。糟:酒渣。糠:谷皮。贫穷时,与自己共尝糟糠的妻子。

出处《后汉书·宋弘传》:“(光武帝)谓弘曰:‘谚言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乎?’弘曰:‘臣闻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糟糠之妻的典故

汉代曾发生过王莽(实为王郎)赶刘秀的故事。当时,刘秀力量薄弱,被王郎一路追杀,由北向南日夜奔逃。战斗中,刘秀手下有个叫宋弘的大将不幸负伤。当逃到饶阳境内时,宋弘实在走不动了,而后面追兵又紧,怎么办呢?刘秀没办法,只好将宋弘托咐给郑庄一户姓郑的人家养伤。

姓郑的这户人家很同情刘秀,而且非常善良,待宋弘亲如家人,端茶送水,好吃好喝,很是周到。特别是郑家女儿,长得虽不很漂亮,但为人正派,聪明大方,待宋弘像亲兄弟,煎汤熬药,问寒问暖,关情备至。宋弘非常感动。日子一长,两人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宋弘伤好后,两人便结为夫妻。后来宋弘跟随刘秀南征北战,屡立战功,终于帮刘秀得了天下。

刘秀当了皇帝后,万事如意,只有一件事使他放心不下:刘秀有个姐姐,早年丧夫,整日闷闷不乐。刘秀多次派人给她提亲,说一个又一个,姐姐就是不满意。后来,刘秀得知:姐姐看上了宋弘。他想,我是皇帝,这点事还不好办?再说,宋弘的妻子郑氏年龄大且不说,那模样和姐姐一比就差多了,便派人向宋弘提亲。谁知宋弘听后却说:“糟糠之妻不下堂。“来人将宋弘的话向刘秀禀报后,刘秀深为宋弘的为人所感动,不仅没有责怪他,反而对他更加看重。从此,“糟糠之妻不下堂”的故事便不迳而走。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糟糠之妻)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短褐不全 唐·卢照邻《对蜀父老问》:“藜羹不厌,短褐不全,庸非贫贱乎?”
天旋地转 唐 元稹《望云雅马歌》:“天旋地转日再中,天子却坐明光宫。”
脆而不坚 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华而不实,脆而不坚。”
宁为鸡口,无为牛后 西汉 刘向《战国策 韩策一》:“臣闻鄙语曰:‘宁为鸡口,无为牛后。’今大王西面交臂而臣事秦,何以异于牛后?”
戒骄戒躁 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戒骄戒躁,永远保持谦虚进取的精神。”
以小见大 老舍《赵子曰》:“这样的事实不能算他的重要建设,可是以小见大,这几件小事不是没有完全了解新思潮的意义的人们所能办到的。”
压岁钱 清·曹雪芹《红楼梦》:“两府男妇小厮丫鬟亦按差役上中下行礼毕,散押岁钱、荷包、金银锞,摆上合欢宴来。”
同室操戈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郑玄传》:“康成入我室操吾矛以伐我乎?”
上无片瓦,下无插针之地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上无片瓦,下无卓锥,学人向什么处立?”
云天雾地 周立波《山乡巨变》上三:“田里功夫,他比你爸爸还强一色。就是有点面胡,吃了酒,尤其是有点云天雾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