缄口结舌的成语故事


缄口结舌

拼音jiān kǒu jié shé

基本解释闭口不说话。形容理屈词穷说不出话来。也指慑于淫威不敢讲话。

出处明 张煌言《上延平王书》:“而所为若是,则其将何所依倚,故不敢缄口结舌,坐观胜败。”


暂未找到成语缄口结舌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缄口结舌)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泥牛入海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潭州龙山和尚》:“我见两个泥牛斗入海,直至如今无消息。”
落叶归根 明 王世贞《鸣凤记》第38出:“落叶归根,丰城剑回。”
人才济济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62回:“闰臣见人才济济,十分欢悦。”
囊萤映雪 元 贾仲名《萧淑兰》第一折:“虽无汗马眠霜苦,曾受囊萤映雪劳。”
先声夺人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二十一年》:“军志有之:先人有夺人之心,后人有待其衰。”
龙腾虎跃 唐 严从《拟三国名臣赞序》:“圣人受命,贤人受任;龙腾虎跃,风流云蒸,求之精微,其道莫不咸系天者也。”
团团转 苏青《结婚十年》第四章:“于是我急得在房中团团转:出去呢?不出去呢?换衣服呢?还是不换?”
大张旗鼓 清 张春帆《宦海》:“李参戎带着这些人陆续出了镇南关,便大张旗鼓,排齐队伍,浩浩荡荡地向前进发。”
互通有无 唐 韩愈《原道》:“为之贾,以通其有无。”
融会贯通 宋 朱熹《朱子全书 学三》:“举一而三反,闻一而知十,乃学者用功之深,穷理之熟,然后能融会贯通,以至于此。”